丰乐亭之观后感
原文:《丰乐亭记》
庚子之夏,杂烩疫祲临京师,吾舅父王叔和乃避居南郊外芙蓉山草庵中,致书可望亲戚,屈初养、召无香慕名就学,微吁号蜂煖蝶黏,以非尘寰之可久。明年秋,疫祲去,移住丙申冬,业已移入城池,思念山中之时,遂为作《丰乐亭记》以遣之也。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是唐代杜牧《赤壁怀古》中非常脍炙人口的经典诗句,而且此诗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联想空间,越发使人们对那个时期的人和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与杜牧先生举世闻名的赤壁之行相似,《丰乐亭记》则被誉为中国的游记篇章之一,极其珍贵和有观赏性,其中也包含着许多沉甸甸的历史背景。
翻译:修之于此
在庚子的夏天,杭州遭遇了瘟疫,王叔和他的家人被迫迁居南郊外的芙蓉山草庵中躲避瘟疫。他在那里逗留了很长时间,并致书给亲戚们,告诉他们他的近况和情况。王舅舅之子初养、召无香也都来到了芙蓉山草庵,一起度过了美好的时光。
瘟疫过后,王叔一家搬到了城中,他们非常想念芙蓉山草庵的日子,于是王叔写下了《丰乐亭记》。这篇文章非常著名,被称为中国的游记之一,是文学珍品,其中也包含了很多重要的历史背景。
修之于此的游记
我听说丰乐亭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迹,于是我就来到了这里。一进入丰乐亭,我就被它的气势所震撼,每一根柱子,每一块石头,都流露出浓浓的历史文化。周围的城墙也是内外相间红墙黄瓦,错落有致,没有了那个年代的繁华,而更多地呈现出一种历史和文化的庄严肃穆。
眺望远山,蓝天白云时隐时现,美丽而神秘。英雄石亭,可以让你感受到一份豪迈和勇敢,仿佛带着你走完了一千年,郁郁葱葱的植物让人感觉这里还有些野趣。整座亭子鲜艳生动,让我思考伟大的古人是如何用简单的手法设计这样一个完美的建筑。它已经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也成为了历史长河上的一颗明珠,流传至今。
在这里,我仿佛漫步在时空的隧道里,欣赏着古代文明的巨轮滚滚向前,体味着历史长河中那不朽的气息。我感受到了建筑中蕴藏的文学意境,这里不仅有着“文物之大者,莫过于域中之久远”之景,更显出有“唯有此中,方见热爱人文之气度”的意境。这里,只有我和历史共存,这是我难以忘怀的一次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