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百科 > 公允价值计量和摊余成本计量的区别和影响(公允价值计量与摊余成本计量的异同)

公允价值计量和摊余成本计量的区别和影响(公允价值计量与摊余成本计量的异同)

公允价值计量与摊余成本计量的异同

公允价值计量和摊余成本计量是会计领域两个最基本的计量方式,二者在概念和应用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本文将从定义、实现方法以及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两种计量方式的区别和联系。

定义

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是指交易当事人在正常市场竞争的情况下能够取得的价格,同时也是具备信息对称的市场交易中资产或负债的估值标准。公允价值计量是指以公允价值来计量资产或负债的价值,以反映出交易当时的真实价值。

摊余成本计量:摊余成本法是指以资产取得成本为基础,按照一定的比例逐年摊销,在没有重大变动的情况下保持不变的一种会计计量方法。摊余成本法适用于确定可预测收益的长期资产,如长期投资、不动产等。

实现方法

公允价值计量的实现方法:公允价值的判断需要考虑市场的基本面、经济环境、供求关系等因素,因此一般需要专业的评估机构进行公允价值的估算。这些评估机构根据市场行情、同行业公司的财务状况、公司经营情况等因素综合判断资产的公允价值。同时,公允价值计量需要披露估值的过程和基础假设等信息。

摊余成本计量的实现方法:摊余成本法是一种会计计算的方法,需要在会计准则规定的要求下,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摊销计算。在实际计算时,需要估算资产的使用寿命、残值等因素,然后按照相应的方法计算出每年的摊销数额。

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公允价值计量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公允价值计量更加接近资产的市场价值,也更具有时效性和准确性。这种计量方法能够更好地反映公司资产价值的波动情况,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反映市场变化对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但是如果各家评估机构的标准不统一,可能出现不同评估机构之间估价相差较大,对公司的财务报表产生影响。

摊余成本计量对财务报表的影响:摊余成本计量需要在可预测收益的资产上使用,主要适用于固定资产或长期投资等。这种计量方法更加稳定,同时也有较好的可比性。但是摊余成本法可能不适用于一些商业模式的新型资产或技术含量较高的资产,无法反映资产的市场价值波动。

综上所述:公允价值和摊余成本是会计领域两种不同的计量概念和方法。公允价值计量更加接近资产市场价值,反映资产变化更准确,但需要专业评估和标准。摊余成本计量更加稳定和可比,适用于长期预期的可预期收益的资产,但无法反映资产市场价值和波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