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强化职业教育,推动产业发展
作为拥有丰富资源和广泛市场的区域中心城市,牡丹江的职业教育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解决就业难题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牡丹江市政府委托牡丹江市教育局加强职业教育的规划和实施,积极推进既有的职业教育改革,逐步成为推动当地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一、设立产业科技学校,探索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考虑到牡丹江特殊的资源环境和经济潜力,市教育局在全市层面面向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的特点,引进和培养优质人才的供给模式逐步得到完善。其中最为闪亮的一笔是市政府在2014年设立的产业科技学校,这所学校的建立是市政府推进牡丹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这所学校的开设总的来说是非常务实和针对性的,根据市场经济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学校设立了16个专业、33个方向,这些专业和方向大部分都是符合当地需求的,主要包括寒地生物科技、林业工程技术、医药制造业等。据已经毕业的学生反映,这所学校帮助他们解决了就业难题,并且还能够在某些领域和行业获得优势。
二、推广双师型教师,打造优质课程
作为教育资源的传承者和开发者,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育质量的高低。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双师型教师”制度,旨在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教师中工业技能高、岗位履职水平高的专业优势,培养出一批既能教又能干的优秀教师。
双师型教育教师是指在教学中将工业技能与教育理论相结合的教师。这种教师具有较高的教育背景和工业技能水平,既能够传授理论知识,也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指导。从总体上来看,双师型教育教师使得学生获得了更加充分的实践技能,这其中不仅包括专业技能的提高,也包括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等能力的提升。
三、教育行业学徒制度的建立
教育行业学徒制度的建立是牡丹江市政府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全国范围内的一个重要探索。这种制度主要是针对初中生和高中生,以一定的小时费等待需要工作的实习员,并对他们的教育培训、技能提升等方面进行了进行了具体的实施。
学徒制度的建立使得学生更好地接触和体验社会职业环境,进一步提高他们在实际应用中的技能和能力。此外,这种制度也为企业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企业承接实习生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加多元化、专业化的人才资源,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的竞争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职业教育所承担的使命已经从单纯的为企业输送技能人才,逐渐转化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牡丹江市职业教育改革的实施,为当地产业升级、就业扶持、人才培养大有裨益。未来,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探索学生的实际需求,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为当地产业发展走出自己独具特色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