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百科 > 红色经典故事3一5分钟演讲稿(红色经典故事:坚定信念,迎难而上)

红色经典故事3一5分钟演讲稿(红色经典故事:坚定信念,迎难而上)

红色经典故事:坚定信念,迎难而上

一、冰血长夜,铁人草原

红色经典故事中最为经典的故事莫过于《铁人》。讲述了在1935年,红军第二、四方面军会师时,千余名中青年干部被选派组成了西路军,途经秦岭、川陕、苗岭、大凉山、金沙江、云南等地,经过了长达370天、艰苦异常、生死轮替的历程,最后只有原来一小部分人幸存下来,他们经历了饥饿、疾病、寒冷等多种磨难。

故事中唯一幸存的92人之一——杨得志,他的表现极富代表性。当时整个西路军只有13个人能够连续一个多礼拜不吃东西,杨得志正是其中之一。冰雪覆盖大地,可是杨得志这些人吃下的却是毛毛虫而不是食物。杨得志的生存方法很朴素却很准确——坚持不吃不喝,放弃性命来保命。

杨得志面对着几乎没有耕地的险境,面对远近皆是敌人的险境,不仅没有退缩,还在自己寒裹缩身时坚定信念。他拼尽全力,迎难而上,最终创造了生存的奇迹。

二、铁血柔情,山高路远

《红色娘子军》中的方小莲,是女性特别是中国女性这篇史诗上的标志人物之一,她是一位理想主义者,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一位热爱生命、力求改善女性地位的战斗家。

舍弃一切,除了自由和信仰,方小莲为了革命事业甘于献身。在大山深处的石门里,方小莲伏首在自己的家政老师——迟暐的面前,悲痛地说:“你们可知我们是“八路军”吗?我和她并肩战斗,现在她却随着我们用毛毯包裹着爬过险峰的同伴沉睡了……”

方小莲的形象,让人们看到了一位铁血柔情的女战士。她的心中并不专注于红旗和革命,而是想要通过革命使女性的地位得到提高,她为此不惜生命,视死如归,并向世人证明了一个“娘们儿”一样也可以成为民族的英雄。

三、争当红代表,育新人谋复兴

物是人非,时光荏苒。今日红色经典更多了面孔,却依然在承载红色精神,传递红色情怀。

“小学生是暖阳下的尘埃,而红旗是他们开花的土壤。”安徽陆军机关学校校长王震宏用这句话,表达了他对红旗精神在青少年中的塑造和影响。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王校长在工作中格外注重对青少年的引导,这主要体现在他如何培养青少年的红色情怀上。他把红色故事融入学习教育的各个环节,带领学生们从整个城市走遍大江南北,重温毛泽东思想,重温革命初心。

故事的结尾要以昂扬的口气呼吁和动员听众:“让我们翻开那些红色经典,激发那些硬汉精神!用铁肩膀抗风雪,用革命的力量绘出新时代的蓝图!”

以上就是我对红色经典故事的介绍,它们无疑是一部历史的留声器,锤炼了无数人的意志,让我们十分震撼。正如毛泽东所说:我们要发扬解放军干部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做一名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革命战士,为民族献身,为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