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散文代表作与心情
初雪
相信很多人都读过或听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但我最喜欢的却是他的另一篇代表作——《初雪》。这篇散文很简短,只有几百字,但却给了我非常深刻的感悟。
自然的美与自身情感的共鸣
朱自清先生在《初雪》一文中描写的是北京的第一场雪景。他用简洁流畅的语言,写出了雪花飘舞,远山如黛的美景。但他并不满足于写出自然美的描绘,更让我为之动容的是他对自身情感的表达。他用“心之所动,亦复何言!”来描述自己内心的激动。这让我认识到,自然之美的美感并非仅在于它的形态,更在于与人情之间的共鸣。观赏自然之美必须要有懂得感知与描摹的人在其中,才能从中获得真正的美感。
背影
说到朱自清,不得不说他的代表作——《背影》。它被誉为中国最有教育意义的文章之一,也是最感人的代表。这篇文章不论多年过去,依然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话题。
细节之美和人性之美
朱自清在《背影》中描写了一个细节分明的形象——他的父亲。文章通过回忆来流露出作者对于父亲的敬爱,同时也揭示了一个普遍的人性美。父亲的鞋跟贴在了地上,打动了读者最柔软的部分。父亲在为孩子办事的时候,从不需要自己的孩子知道。这样的故事听似简单,但朱自清用细节来描绘这种父亲形象,在读者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在《背影》中,人性之美和细节之美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荷塘月色
除去《背影》和《初雪》外,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在历代课本里也是一个常客。它是一篇以自然景物为载体,阐述了作者对道家思想的认识的文章。
道家思想与人性本真
在《荷塘月色》一文中,朱自清表现出了较为深入的道家思想。通过对荷塘月色风景的描写,作者从中领会到自然的本真。他描述亭子旁的荷花和自己内心的变化,与道家“道”的思想密切相关。他的描写使我体会到,自然之美所含的内涵不同于世俗的美,后者是人类自己设立的标准,而前者源于自然的本性,是深层次、生命力强大的美好体验。只有通过道家思想的认识,才能从内心深处去感受自然,了解人性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