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百科 > 乌江亭历史典故含义(乌江亭:荒诞至深的历史典故)

乌江亭历史典故含义(乌江亭:荒诞至深的历史典故)

乌江亭:荒诞至深的历史典故

背景介绍

相传在唐朝的一个叫做黄巢的人物,他起义接近成功之时,因为一时迷失在乌江之滩汇辩不定而被乎阿党所败。此后惨败的黄巢逃到了浙江绍兴,他在此寓居,修建了一座亭子,叫做“乌江亭”。自此,这个地方被称为乌江亭。而后到了明清时期,更是有不少抗日将领在此落脚,更是留下了一段段与乌江亭相关的历史典故。

历史典故

乌江亭留下的历史典故是一件特别荒诞的事情,说起来十分离谱。

当年在明朝,有一位名叫何文秀的东西湖人,他不仅是明朝官员,还是一位诗人。他在日常生活中颇为独特,身着民间装束,常常出现在一些官方场合中——这多少有点疯狂。正因为如此,何文秀从大都府的一宗官司中出席,被朝廷处死,不久后他的妻子自尽殉夫。然后,他的尸体被放到了乌江亭中。

有一天,明成祖跟他的侍卫来到了乌江亭中,他看到了何文秀的尸体,脑子里闪过了一个念头:何文秀曾经为朝廷立下诗篇,不妨让他的尸体留在亭中,搭配上墙上的诗句。成祖觉得这个主意非常好,便大笔一挥,写下了一幅诗画题词“角弓古调无人弹,清商丽曲多情伤。怨身未寄江南地,人间已无音信香。”成祖觉得这个题词极好,很准确的表达了他对何文秀早逝的感伤。

典故含义

乌江亭的历史典故中的荒诞性,来源于其中所涉及的种种往事。首先,就是黄巢在乌江亭惨遭挫败,乌江亭也由此而得名,这一点上,其实有些让人可惜。而后,何文秀恐怕也是在错误的时间,在一个事实上被迫走向了悲剧之路,他死后竟然还挺进了乌江亭,再次承载了人们对他的崇敬之心。

不过,最能反映出乌江亭荒诞性的,还应该是历史典故中的那幅《词话图》,这一幅图画上真的有一个死去已久的官员的尸体,再加上一副真实的历史题词,实在是太过荒谬了。作为一个有记载的历史事件,这个典故,不仅多少具有一些值得思考的现代含义,而且在它拥有的那股幽默感和讽喻意味上,不愧是乌江亭这个名字下所继承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