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摩托车未来就两条路,你更希望他走哪一条?
说起国产摩托车很多小伙伴就会感觉,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无奈。确实,相比进口摩托车,国产摩托车和它们之间的差距是有目共睹的,但这种差距貌似短时间内根本就无法改变。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未来留给国产摩托车的道路只有两条,并且还将会是单选题。当然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也有可能会衍生出“第三条路”,不过不管你怎么变化?大的方向或者模式,都是不会改变的。
我们先来看看,骑士分享结合目前表现所规划出的两条路线。
1.代工生产,何为代工生产?说高大上一些就是全球战略合作伙伴,用当下比较接地气的话来说就是打工仔。
关注国产摩托车的小伙伴可能已经发现了这一现象。我们的一些头部品牌,为了实现短期内的突破和崛起,在不断地寻找外援帮忙,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他们得到了一定的技术储备,但长此以往终将成为别人的马前卒。
如果将这条路走到极致,最完美的状态就是赚一些辛苦钱,虽然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接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但最核心的技术,肯定是拿不到的,甚至于还会有很严重的依赖性,基本上就是一个埋头苦干,不会有自己未来的状态。
这对于企业来说没有任何的好处,只是在为了保留市场份额勉强地活着,并且对于整个国产摩托车的产业,也不会有太大的促进作用,基本上就充当了一个保守派的角色。
2.不断创新,对于保守派来说,他们也在创新,只不过他们的创新方式有点原地踏步,而同样是国产摩托车的一些小众品牌,因为本身的资历不够,得不到别人的青睐,所以为了生存就会不断创新。
它们的创新之路虽然非常艰难,但假如有朝一日天时地利人和全部具备,就会很容易一飞成天,成为行业的翘楚,别人眼中的优秀品牌。
如果将这条路不忘初心地坚持下去,它对于行业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绝对能够推动国产摩托车的不断崛起,让其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所以从长远来看,不断创新才更符合国产摩托车的健康发展。但今时今日的行业环境,是不允许国产品牌走第二条路的,除非你有坚强的毅力,不怕输的勇气,大不了从头再来的魄力。
但这对于头部品牌来说,根本就不可能,因为它们已经陷入了一种固有的思维模式,或者说恶性循环,因为早期某一方面的不给力,市场不允许他们积极创新,反而会更容易接受他们的代工生产。
而一些小众品牌因为本身就没有“前科”所以在创新的道路上会更容易被接受,只要他们做出一些成绩,也会很容易被市场所认可,进而就会促使车友们掏钱去买单。
也正因为这种比较怪异的市场结构,造就了当下国产头部品牌集体抱团降价的现象。这种现象就好比商场里的名牌店在换季大甩卖,换言之清理库存后,将会是新一轮的局部扩张。
除此以外,这种现象还有另一个目的就是不希望,一些小众品牌去走创新之路来打脸自己。可能如此说有点阴谋论的味道,但事实上商场如战场,只要符合自己核心利益的都是正常的。
综上所述,头部品牌不是不想走创新之路,而是创新之路太过艰难,以他们今时今日的地位,是没有这种勇气去将这件事情做到极致的,反而寻找机会成为打工人会更为务实一些。而对于小众品牌来说,唯有创新才能够打破市场格局,进入上流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