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21章注音版 解析
初为天下母
“初为天下母。”这句话可以理解为道德经中以道或道德为母,是天下的 根本。但是,在古代中国,母亲是孩子的启蒙老师,通过母亲的启示,孩子明白 自己的身份,理解责任和义务。因此,此处的“天下母”就是世间众生的启迪者, 教育者,故曰“母”。这一章揭示了道德经中“道”的本质和作用,也解释为何 “道”被称为“母”。
知其子
“知其子。”在此处,”知”不仅仅是了解或认知的意思,更是明白,了解本质和 种类的意思。而“子”,则可以理解为宇宙、自然、人和社会等。这一节特别强 调了解自然、人和社会的本质和种类的重要性。唯有这样,才可能找到最好的方法 让它们自行发展。
守其母
“守其母。”这里的母,指代生命和自然之母,即道。所以守护道,就是守护生 命和自然。这也同时表明,只有联系并保持与道之间的共生关系,人才能与天地 齐德进而得到天地的保佑。同时,老子也告诫人们永远要谨记不可伤害母亲自然。 母亲自然的保护,给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这是天地给人类的最大恩惠。
息无言
“息无言。”这一句呼应了前面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表明了道的存在 即使没有声音,它依然存在,且能够产生重大的作用。在为人处世中,学会保持 内心的平静和虚静,不用开口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能达到自己的目标。同时,在 实践中,也需要适当进行表达,但是,适度使用语言并不是愚善之举。正如做生 意时,必须考虑语言的准确性一样,在和人沟通时,言语的使用也必须简洁明了, 这才是最好的表述方式。
如此看来,老子道德经第21章注音版呈现了道的本质与功能,道之与众生关 系的平衡方法,和内心虚静的应用。这篇经文教人们追求心灵的平静和思想的深度, 在保持与自然共生的间接中,掌握适当的语言表达方式和目标达成的方法,帮助人 们达到自我和谐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