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之泪,殇在呼唤
《昆仑殇》这本书,字里行间透露的是作者对于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热爱与传承。它虽然是一部小说,却无愧于被列为史诗级的作品。
回响着浩淼的民族情怀与家国情怀
这是本小说中最有感染力、最打动人心的地方。每当叙述到雪山冰川、悬崖峭壁,牧民猎户抚慰牲畜,汲取池塘泉水时,那些细节的描绘都极具生动感,读者仿佛听到了冬夜中悬崖上响起的牦牛鸣声、风中牧草的低语。
但是,《昆仑殇》绝非一部描述自然美景的作品,其中所蕴含的民族与家国情怀,才是这部小说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地方。在战火纷飞、乱世变换的时代背景下,一方面民族精神的磨难与反抗,一方面家国兴衰的局势,交织在一个家族成员的身上,其遭遇既具有时代特点,又统领着两岸三地、各种族人民的心声,全书反映出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气息。
自由与责任的较量
自由承载着人类的价值,但是,自由却不只是权利,更是责任。这个问题,在这篇小说中被透彻地阐释出来。昆仑山脉的野性,给了白胡子领袖们不折不扣的自由,但是白胡子毫不掩盖,他无法让自己的孩子继承这种“自由”。“自然界有些事必须是那个样子的,你把手放在火上只会疼痛,而火,和各种规律一样,不能被所谓的自由所撼动。”
在我们市井生活中,也同样存在着自由和责任的较量:我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职业、在网络上自由地表达意见,但是这些行动之后,需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只有在个人自由和社会责任的平衡中,我们才能更好地生活、进步,同时也才有可能为家国社稷做出更贡献。
最难忘的,永远是那是民族大义
身处这个民族精神日益丧失的时代,每当我们用自己那渺小的个体力量去从事某些“小事情”,都应该想想自己的责任与义务,调动起在心中这部《昆仑殇》给我们树立起的民族大义。要在小我顾虑和大我责任之中找到一条平衡的道路,尽管有时候这条路可能会更加崎岖、更加漫长。
情感细腻,情节环环相扣,众生百态,各有千秋,同时又不失文化沉淀,能够让我们了解到自己的根、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情感,进而了解和认识世界、大地。
《昆仑殇》这部小说,令我想到了一个时代的深邃,更为重要的是它传递出的民族精神。阅读这部小说,让我想起了人类智慧的纯粹、人心的善良、心灵的才华,以及祖先的智慧和精神财富,相信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洋溢着真挚的、生动的、富有感染力的民族精神。最后,无论对于读者还是作者,都将永远铭刻在心中,让人深深地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