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中国社会学网萧新桥(萧新桥:“诉说”并不等同于“思考”)

中国社会学网萧新桥(萧新桥:“诉说”并不等同于“思考”)

萧新桥:“诉说”并不等同于“思考”

近年来,“诉说”在社交媒体上被逐渐滥用,人们将各种情感、观点直接表达,仿佛把“诉说”与“思考”等同对待。然而,中国社会学家萧新桥认为,真正意义上的“诉说”需要经过深思熟虑,才能有效地引起社会关注和产生积极作用。

第一段:社交媒体时代的“诉说风潮”

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人们获得了更为广泛的表达方式。不少人在社交平台上通过描述自己的经历、故事以及观点,获取感性共鸣和情感安慰。然而,也有些人过分追求“热度”,恶意造谣、诋毁他人等行为屡见不鲜,这在一定程度上危害着社会稳定和人们的合法权益。

对此,萧新桥认为,诉说应当是基于真实、客观的情感表达,而不应当成为滥用的工具。

第二段:展开思考,创造更多价值

萧新桥认为,与其仅仅将情绪直接地“倾诉”给社会,不如通过深入的思考,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呈现给公众。尤其面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进行问题意识和思想跨越,才能找到真正有效的解决方案。比如,《疯狂的石头》导演乌尔善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不仅仅是呈现了电影的故事和场景,更是对于中国影视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前景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讨论。

萧新桥认为,这样的价值创造,需要人们追求真理和智慧,而并非仅仅不加思索地进行情感倾泻。只有将情感与思维有机结合,才能在社会上产生更为积极的影响。

第三段:知识的价值与推广

萧新桥指出,诉说与思考之间的转换,需要社会每一个成员的共同意识和价值追求。而知识的价值和推广,则成为推动这一转换的关键因素之一。人们应当关注和学习相关专业知识,而不只是关心自己的利益和情感表达,通过将知识和信息推广到社会上各个领域,不断地拓宽人们的认知边界,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达到价值创造的目标。

总之,“诉说”与“思考”的区别,在于前者需要通过思考,才能取得真正的效果。在社交媒体时代,人们应当逐步培养自我审视、探究和总结的能力,才能真正从“诉说”中获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