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杂记:一代文豪苏轼徙知徐州,朝廷召还之路
宋朝宰相王安石变法,苏轼以同甫之名,激烈反对,遭遇削去官职,行止受限的巨大打击。1094年,由于家族关系,苏轼被贬徙到徐州,一处山清水秀的地方。而在此之前,贾似道曾经在徐州任过厅官之职,也正是因为他曾经的推荐,苏轼得以在徐州担任知州之职。毫无疑问,苏轼在徐州之任,继续发挥了其文学才华,留下了不少优美的诗篇。
徐州居所:凭栏数叶苍苔绿
苏轼在徐州时,居住于黄河之滨。他的出现,让那块曾经飘荡着贾似道的名气逐渐得到了提升。苏轼作诗云:“凭栏数叶苍苔绿,醉卧东风歌一曲。五侯干戈何所怨,长揖青山千古,即思归去。”
苏轼此时的心境,无法释怀。他眼中美好的江南,已经不再在眼前,而身处徐州的阳光和洪水之中,让他心中更加感到无力的挣扎。
在徐州:“惜别”蝶恋花
赵世居是晚唐徐州人,嘉祐年间,官至刑部侍郎,主管牢狱之事。他与苏轼策略上通,退而思之,亲自往徐州走访。苏轼欣然庭见,赐以詹事之号。后来苏辞官归,赵亦给予侍从之官。苏轼作诗慨叹:
“二虎对峙,忧心成病,三顾陈琳,见面于僧房,问今古,两忘余韵。惜别大王,我生待谢公,纵有青衫楼下游,知尔来处已缘空。”
蝶恋花是一首具有强烈悲情色调的词。苏轼风急凋碧树,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空悲切。这首词,也可以被理解为对赵世居的告别之作。兄弟之间的分别,常常因时代的变幻而不由自主地发生。此时,苏轼的自由被剥夺,而赵世居也已病咳连天,难以动身。
从徐州到朝廷:苏轼的“朝思暮想”
在徐州一事,可以让我们看到苏轼文学品味的上升,也让我们看到苏轼个人境遇的下降。他无法忘记自己曾经拥有的高官厚禄,仍然向往在朝的日子。在徐州官场光影之间苏轼耐心等待,于1101年,他被召回朝廷。
这也是苏轼心中一直期望着的事情。作为一名文学家,苏轼不仅在徐州发挥了自己的才华,在朝廷中,他更是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在朝廷中,苏轼于1101年,任命为工部侍郎,以后再次升任,直到御史大夫,成为朝廷中的权贵人物。他的作品丰富多彩、涵盖广泛、风格独特,也正因此被后人称为“文学宗师”。
苏轼这一生可谓是一波三折,和全书反衬此起彼伏的历历事迹,苏轼文学艺术高超,尤其是对于诗歌的造诣,足以成为绝代佳话。他在徐州写就大量诗篇,所作所为自然得到充分的实践空间,也在此期间,涵养了他与社会状况不断变化之间的沟通与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