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客芳 三剑客
三剑客
作者:剑客芳
现场合影放大——
(祁发宝,副师职,大校军衔。)
我们注意到,英雄团长祁发宝列队其中,他仍然是干练的寸发,有着坚毅的神情,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他的肩上佩戴着两杠四星 大校 军衔,胸前四排资历章,表明祁发宝同志已晋为大校军衔,升任 副师职 。
而在半年前2021年12月央视播出的《榜样》节目中,祁发宝出镜时仍然是正团职上校。2022月初担任冬奥会火炬手时官方公布的职务依然是团长,所以此次晋升应该是最近这几个月的事。
祁发宝的事迹,剑客君曾跟进了多篇报道——
详见链接:(喊出“不想打就滚”的血性团长祁发宝!荣誉称号!)(英雄团长祁发宝公开露面,事出有因!)(血性团长祁发宝公开亮相:血性是利刃之锋!)(卫国戍边英雄祁发宝担任奥运火炬传递手)
01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时间拉回两年前。
2020年4月开始,在中印边境加勒万河谷地带,有关外军违反两国协议协定,抵边越线搭建便桥、修建道路,频繁在边境越线争控,试图单方面改变边境管控现状,导致边境局势陡然升温。
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悍然越线挑衅。按照处理边境事件的惯例和双方之前达成的约定,团长祁发宝本着谈判解决问题的诚意,仅带几名官兵前出交涉,却遭对方蓄谋暴力攻击。
祁发宝组织官兵一边喊话交涉,一边占据有利地形,与数倍于己的外军展开殊死搏斗。增援队伍及时赶到,官兵们奋不顾身、英勇战斗,一举将来犯者击溃驱离。外军溃不成军,抱头逃窜,丢下大量越线和伤亡人员,付出了惨重代价。
当时,祁发宝号召大家:
“把帐篷一定要护住”
“这是我们的主权,绝对不能动”
对方用钢管等发起攻击
▼
祁团长组织大家护住帐篷
▼
国土寸步不让,可是我们的军人,却遭遇了不幸。
我们再还原一下当时情况,十分危急——
祁发宝拼尽全力试图起身
▼
这满脸鲜血却宁死不退的表情
是一支军队最令敌人恐惧的样子
▼
战斗持续至夜间
▼
看到祁发宝重伤倒地
营长陈红军当即带着
战士陈祥榕、肖思远
冲入重围营救团长
盾牌手陈祥榕的盾牌被砸坏
他迎着对手冲去,用身体挡住攻击
事情平息一段时间后,现场情况才逐步对外披露——
在前出交涉和激烈斗争中,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突入重围营救,奋力反击,英勇牺牲;战士肖思远,突围后义无反顾返回营救战友,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战士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拼力救助被冲散的战友脱险,自己却淹没在冰河之中。
这些英雄的边防官兵把青春、鲜血乃至生命留在喀喇昆仑高原,筑起巍峨界碑。
中央军委授予 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 ,追授 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
02
英雄的产生并非偶然。翻看祁发宝的从军历程,不难看出,他的热血早已融进血液。
1979年出生的祁发宝,于1997年高中毕业后报名参军。
时至今日,祁发宝82岁高龄的老母亲,还依稀记得他报名时的情形:穿上从不舍得穿的新衣服,剃了一个寸头,饭都顾不得吃,脚底生风,一路小跑,直奔镇政府。
临走那天,他一一作别前来送行的老师和同学,尚不知标准敬礼动作的他,却不经意地将右手举到眉前。
经过几十个小时火车、汽车的辗转颠簸,这批“新兵蛋子”终于在一个午后,齐刷刷地站在了大漠深处。
随后,在乌鲁木齐陆军学院学习的祁发宝,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了南疆军区军事课目考试。学成后,他向组织申请: 到高原去、到斗争一线去 。
从此,他扎根阿里高原,20多年的戍边生涯中13次与死神擦肩。
与大山为伴,日子的底色是单调和寂寞。在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四季穿棉袄的高原高寒边防一线,战士们却把军营生活过成了热情似火、把卫国戍边变成了荡气回肠。
那些年,祁发宝和战友们巡逻的区域,山高路险,冬季暴风雪肆虐,夏季常遭遇洪水。翻山越岭,一不小心就会掉入悬崖、跌落冰河,更别说爬冰卧雪、风餐露宿、忍饥挨饿。
2005年7月,祁发宝带队骑马巡逻,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波涛汹涌的象泉河,途经一段陡峭马道时,马失前蹄摔下悬崖,瞬间被河水吞噬,祁发宝被摔在悬崖边上昏了过去,醒来时发现后背被划出六、七道口子,鲜血直流。
(祁发宝)
在众所周知的那场摩擦中,祁发宝张开双臂挡在外军面前,大声呵斥道: “你们破坏共识,要承担一切后果!” 同时组织官兵占据有利地形。
其过硬沉稳的军事素养有目共睹。
(来源 视频截图)
对峙中,外军用钢管、棍棒、石块发起攻击,祁发宝成为重点攻击目标,头部遭到重创。被救出后,其左前额骨破裂、有一道十几厘米长的口子。随后包扎伤口时,他一把扯掉头上的绷带,还想起身往前冲,又晕倒在地。
(来源 视频截图)
英雄流血,苍天落泪。身负重伤的祁发宝万幸地活了下来。
2月21日,陕西安康电视台发布一段大年初九(20日)朋友看望“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祁发宝的视频,称祁发宝身体恢复情况良好。
画面中的祁发宝,笑着与朋友合影。据悉,经陆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专家们的精心救治,祁发宝已于春节前伤愈。
来源 @海客新闻 视频截图
祁发宝在向来自家乡的慰问团介绍自己的受伤情况时,一只手指着自己的头,另一只手上拿着一个3D打印的颅骨模型,可以看到,上面有较大面积的缺损。而祁发宝的头部,依旧能看到清晰的伤痕。
祁发宝(中)介绍受伤情况 来源 新甘肃客户端
4月29日,军队青年典型代表座谈会在京举行。央视《国防军事早报》报道画面显示祁发宝再次公开亮相。画面中,祁发宝身着军装,挂多枚荣誉勋章,正在认真听会做笔记。其左侧头部在冲突中重伤导致的伤痕依旧明显。
(来源 视频截图)
6月10日,祁发宝参加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组织的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群体先进事迹报告会。他和其他4名任务一线官兵,分别讲述了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群体、“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和“一等功臣”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的先进事迹。
03
每一个保家卫国的军人背后,都离不开一个默默奉献的伟大军嫂。
祁发宝的 妻子,名叫纪艳。她 生于“屯垦戍边”之家,父亲是老党员。
曾有一年,祁发宝时任某边防营长时,纪艳被某军区表彰为“第二届十佳好军嫂”。此前,祁发宝荣膺全国“五四”青年奖章、“喀喇昆仑卫士”。
夫妻比翼双飞,一时在军地传为佳话。
祁发宝和纪艳,一个姓“祁”,一个姓“纪”,正是“祁纪”(奇迹)组合。
(二排右三纪艳,三排右三祁发宝)
据悉,祁发宝受伤后,纪艳辞掉工作,专门照顾他的身体,只希望尽量帮助他减少重伤带来的不适。
牢牢守住“英雄之家”,做好自己的“半边天”工作,照料好丈夫,培育好儿子,就是纪艳心中最大的事,而她也被某军区表彰为“第二届十佳好军嫂”。
什么是军人的“家”?
军人的家,是有着家国情怀的家,是有着好家风的家。是自己的家,也是国家的家。正是因为有了军嫂、军属们对于国家军队的高度认同,才有了他们对于军人职业的高度支持,这种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润养军人“家”风的沃土,军人的“家”,也因此更朴实、更博大、更高尚、更持久。
04
2021年11月,祁发宝荣获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敬业奉献模范”。
2022年2月2日,他担任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手。
我们看到,举着火炬的祁发宝,笑容满面,他的身体,已经比之前大有好转了;而他的斗志,必定随着他功勋一般的战伤,更加坚毅!
今天,我们敬重祁发宝,和像他一样不惧生死甚至已经献出宝贵生命的戍边战友,不仅是因为他,还有他们,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守卫你我赖以生存的国土,更因为,他们在边境的一切守护,都是为了把危险挡在国家和人民的面前。
他们是在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你我遮挡黑暗与危险啊!
古语说,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如今我军的多位高级将领,都是曾参战的功勋楷模!他们的至高荣誉,都源于他们曾经无私的奉献!
用人导向是最根本的导向。如何用人,用什么样的人,是考验我们这支队伍是否具有前途未来的重要标尺。而褒扬英雄、崇敬英雄、善待英雄,就是我们这个时代应该树立的正确导向!
再次祝贺从加勒万河谷浴血归来的英雄团长祁发宝——
荣升大校,晋职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