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烟成雨——观证明·郑州惨案的感受
近期,星辰影院上架了《证明·郑州》这部电视剧,引发热议。作为一名资深影迷,我也迫不及待地打开了这部剧,一口气看完了全集。感受颇多,于是便有了此文。
一、正反意见不一——尚未完全得知真相
这部电视剧讲述了郑州惨案的故事,以新闻记者马爽的角度,揭露了内鬼暗藏的丑恶。该剧台词干练,场景逼真,获得了不少观众的好评,但也有不少质疑声。有人认为该剧为涉事方“洗白”,有人认为距离真相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对于这样的争议,《证明·郑州》相关人士回应称:“我们只想呈现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尽我们最大努力还原当时的真实情况,并不会对任何一方添油加醋。”可是事实上,哪怕是事实,也会有不同的诠释。未亲历过直接经历的人,如何全面准确地得知当时的真相,除非接受官方调查报告。因此,不管是喜欢还是反感这部电视剧,在探寻真相之前,无法确定它的价值与意义。
二、人性银行——对敌人与受害者的关怀
看《证明·郑州》给我的最大感受之一,便是人性银行的倾注。剧中,马爽一面追查内幕,一面又密切关注着那些受害者们的具体情况,深化了剧中人物塑造。几位演员——侯勇、黄渤、王砚辉等,则跨越了敌我界限,深刻刻画了敌人在肉身之外的人性。
电视剧是虚构的,但有许多人的经历却是真实的。每次看到一幕又一幕描写受害者们的片段,我的心都像是揪了一下似的。这种感受如何言表?我想你们也会明白。我们不希望这样的惨案再次出现,也需要更多的关怀被带给那些无声的受害者们。而马爽深入案件,除了向大众呈现真相,也在给我们带来这样的警示,给予更多关心。
三、余音缭绕——电视剧再现真实,重温历史
看到有不少电视剧因为涉及敏感词汇被剧组怼“NG”,然后改无数遍,毫不夸张地说其气场逊色了不少。相比之下,看《证明·郑州》,我体会到了一种反其道而行之的气势。它决定性地再现了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不希望历史的重演,我们尤其需要更多这样的作品,让年轻人重新认识历史,对历史保持警醒。
七年之痒算得上是一段很长的时间,但历史却是一朵盛开了无数次的花。无论是学派的钩沉,还是现实的经验,我们不能停步。看《证明·郑州》,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同时,让我想重新了解历史,思考未来。
不得不说,《证明·郑州》堪称一部经典之作,不仅剧情扣人心弦,人物塑造深入人心,而且舞台上表演的经验也非常丰富。或许有人会说,《证明·郑州》中并非所有人性都在最好的状态,但正是在这样的状态下,人类才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人性的宝贵与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