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超三国志霸辱华(超越《三国志》?华夏史上的侮辱)

超三国志霸辱华(超越《三国志》?华夏史上的侮辱)

超越《三国志》?华夏史上的侮辱

历史是人类前行的路标,也是我们了解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关键。可是,如果历史遭受歪曲,后果将会是毁灭性的。今天我们谈谈一些侮辱华夏史的作品,尤其是在《三国志》的基础上进行的改编,背后所蕴含的历史瑕疵和文化误解。

第一段:血腥暴力,史诗巨制?

我们首先聊聊2017年上映的《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据称,这部电影是以《三国志》为蓝本、以历史剧情为背景,进行的一次“升级版”。然而,很快就有人吐槽说,《三国机密》的剧情充满奇幻色彩和硬核暴力,远远脱离了《三国志》的基调。史实的真实性也因此被削弱了。更关键的是,这部电影中不少人物角色的颜值格外突出,影片的主线也变成了“英雄与美女”在纷争中的故事。

影片制作者们大概认为,观众只会被高科技的特效和配乐所吸引,而原本笔墨磨损出来的历史故事,不再适合现代观众的胃口。他们把一个从政治内部角度出发、以“人性关怀”为主题的历史事件,变成了一场所谓“冒险”和“英雄主义”的动作片。

第二段:“魏武帝”与“曹操”,洗白了的人物形象

尽管历史上的曹操和诸葛亮,都有过与其形象不一样的议论,但是《三国志》中尽力还原了他们的血肉之躯,形象具体而鲜明。可是在电影和剧集中,这些人物形似并轨,被赋予了另一种意义。更让人懊恼的事,编剧和导演不知怎么想,就把曹操、孙权、吕布之流的惨咖刻画成了一群健美模特和文艺小清新,简直是泯灭人物性格的惊人之举。

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2017年实景演出《三国梦》。在那场活动中,两幅6米高、4.5米长的曹操、魏武帝巨幅画像,搬运车辆拉进剧场后竟然被直接水泥覆盖,造就了微博热搜的背后黑幕。我们不知道这是出于哪些原因和目的,但破坏历史人物真实形象和精神再也不能再被原谅。

第三段:尊重历史,回归真谛

《三国志》创作的困难之一,就在于权力斗争的庞大和细节的复杂,还有漫长的故事长度。然而,正是这种“死把势力争斗论的哲学”对后人的启发,有可能认识真理,产生新的认知。因此,我们也应该顾及历史的准确性,保留对历史人物信仰的尊重。

换句话说,“三国”题材如果深入发掘,应该是一种文学、心理学和历史学的结合。让人品尝到思想和灵魂的探索,发现古代文明之美丽和严肃。所以说,《三国志》其实不仅仅是一个故事,也是一个文化符号,它涵盖了中国人民文化认同的很多元素。而今天许多市场调查仍然不清楚,《三国志》的真实魅力何在。

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应该保持“三国”题材创作的最初纯粹性,坚持以历史为鲜活素材。那么,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更多励志感人的作品。那些将曹操演员化、赵云情色化、张飞无赖化、刘备感性化的造假,“三国”电视剧我们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