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头的正确方式(磕头的讲究,磕几个头)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在单位里、或是家庭里,总会遇到“磕头”的现象。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该如何正确地去做呢? 我们知道,佛教是我国民间信仰中最大的一支,而佛门中的许多仪式都是具有很大的讲究和仪轨。这里面,自然少不了磕头这一项仪轨了。不过很多人都会认为“磕头”就是给菩萨叩拜。 其实不然,“磕头”与“叩拜”有很大区别。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在于:磕头要用手掌或手指而非手掌或者手指。再者,在佛门中通常会用跪姿、立姿行跪拜之礼。 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做才对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关于佛门中常见的磕头礼仪吧!
1、一般的磕头姿势
如果是行跪拜之礼,可采用单手(不是右手)、单膝或双膝(可以是单膝)下跪姿势,并用两手分别向下轻触地面,然后再向上礼敬。先以一手掌托地,另一手拿着香木或香炉、烛台等物。然后跪下,站起。 跪下时臀部先着地(如果双腿有病,可不跪下);站起时重心前移,上身微向前倾。同时两臂合十(或合掌),举于胸前(不可直举到脸前或低至胸脯上)。叩头时额头必须向下轻触地面,起身后则应立即离开。 单跪:一只手着地、另一只手拿香、烛台等物,同时另一只手抬起臀部准备着地;双跪:双手放于膝盖上;单跪:单手或双手置于胸前或双膝准备着地。 如果是行磕头之礼,则双手可不必如前两种那样举至头顶(即不是用右手)或者向下轻触地面(即不是用左手);单跪则可将两手向上抬起并握拳置于胸前或双膝准备着地。
2、礼毕的跪拜方式
佛教中关于跪拜的礼仪很多,其中最具代表意义的就是:五体投地礼。 五体投地礼为佛教徒拜观音时所用的姿势,即双脚并拢,双膝并拢或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男性双膝必须并拢,女性则可以分开,但必须要合掌。当两掌合并时,五指微微张开合拢,然后再并拢。 佛门中的五体投地礼是表示对佛陀的恭敬、对三宝的敬意。然而除了五体投地礼外,也有将身体直立之姿视为五体投地礼;亦有将上师视为一尊佛像之意,而于上前下后、于左至右皆行跪拜之礼。这些都是要看个人所信奉的神明或所行之事而定。 五体就是指身体五种主要部分(头、颈、手、足、臀)。在佛教中,头是身体的最高处,因此将头视为最神圣的部位,称为五体;而颈则为五体之中最高的部位;手则为身体最低端(指臀部)之部位;足则是最低处。因此将头视为最高处,则是五体投地礼里最神圣者。
3、礼毕也有讲究
礼毕,一般都会以双手合十来作回礼,亦或鞠躬为礼。 像是行礼,也会双手合十,与之相敬。 我们在跪拜时,一般都会双手撑地,同样也是行礼时一样的姿势。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跪拜时切忌不要两手撑地或是手背朝下,这是很不恭敬的。 跪拜之后应该要起身,行至不能再跪下去之后再起身则为不敬。当起身后往左侧或右侧再跪下去时则为对佛像不敬;如有机会可合掌作礼回礼。 以佛教信仰为主的朋友们可以学习一下佛家叩拜的基本礼仪。这里面可能也没有什么大规则可言,但一定要按照程序来进行就好了! 但是这里面还是有一些小讲究和需要注意的地方,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姿势要端正。 (2)要合十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