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易县清西陵,重振文明之风
2018年10月,一段河北易县清西陵事件的视频在社交平台上疯传。在视频中,一名年轻男子将一块巨大石板掀开,闯入清明上河园景区内的清西陵神道,走到神龛前拍照,还亲手点燃了香火。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也引发了文明旅游的思考和反思。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文明旅游已经成为国家重点提倡的旅游方式,它以文明礼仪、尊重规则、爱惜文化景观和关心环境保护为核心,旨在全面提升旅游者的素养和素质,推动旅游文明的发展。本文将从事件本身和文明旅游的角度,解读河北易县清西陵事件的来龙去脉,探究文明旅游的核心价值,探讨如何在旅游中实现文明出行。
事件回顾
郑州警方在第一时间调查取证后,发现该男子名叫李某某,年仅22岁,家住河南省的一处小镇。李某某承认了自己犯错误的事实,并表示深感愧疚和内疚。10月17日中午,李某某现身清西陵景区,向景区投案自首,并就自己的违法行为向景区道歉并表示赔偿。目前,该事件正在调查和处理当中。
文明旅游的核心价值
文明旅游是遵循文明礼仪、爱护环境、尊重生态、关爱他人和珍惜文化遗产的旅游方式。在文明旅游的核心价值中,文明礼仪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因为文明礼仪不仅能够提升旅游者的素质和素养,还可以增强旅游地的文化底蕴和旅游形象,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旅游者在到达新的地方时,应该尊重当地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习惯,了解和熟悉当地的旅游规则和标准,并积极遵守。在全民文明素质提升的新时期背景下,文明礼仪已经成为每一位旅游者出行前务必要进行学习和掌握的基本素质之一。
如何实现文明旅游
文明旅游需要从个人、法规和旅游企业三个方面进行推进。首先个人是文明旅游的主体,需要具备自觉维护公共秩序,弘扬文明礼仪的意识。将文明旅游理念切实融入日常出行,尊重规则,保护环境,珍视文化遗产,是文明旅游的根本所在。其次,法规也是促进文明旅游的重要手段。针对今年发生的旅游不文明行为,相关地方和旅游部门都已经出台了严格的法规和措施。最后,旅游企业应该加强文明旅游的宣传和倡导,不断推进证照分离、产品创新和服务水平的提升。旅游企业也应该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和旅游环保工作,推动文明旅游的长远发展。
在全面实施文明旅游的大背景下,每一位旅游者都应当提高文明素质,加强自我约束,将文明旅游的理念融入出行中,努力推进文明旅游的发展,为旅游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