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服药时常有老年病人问及服此药用什么引子呢?我在京西延庆县山区巡回医疗时常听到这样的询问。最初我常不能答,或说没什么。
以后我仔细观察当地医生如何对待呢,有的就写在方子上了,如补养方剂,就写生姜三片、大枣四枚为引;如系温经通络,调和营卫,则写桂枝、白芍各10克为引;如果病人需要利尿时,常写灯芯一札、竹叶6克为引,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并有时告诉病人,加一些某种农产品,如秫米、赤小豆、黑大豆、绿豆、黄酒、米醋等。
有时告诉病人服此药要兑小儿尿,即童便,取4岁以内、男孩、体壮的晨起第一次尿,去头尾,取中间部分为引,大致用于脱力劳伤,实火,或用于止血。
我开始不大注意此问题,先祖父及先叔父又因为是民间医生,虽然居住在河北东部乡村,当地习俗是与上述一致的。
我记忆中还常有时告诉病人自己去找某些药,为鸡冠花、韭菜子、葱子、葱白、葱管,到河里去找鸡头米、莲子、石莲子、藕、鲜芦根、水葱,到旱地去找鲜茅根,去挖土狗。
当我读本草时,见到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将张元素的脏腑用药及引经报使都记录下来,虽然张氏原著今不复见,但经李时珍保存下来,对于了解张氏学术思想大有好处,其后近人张山雷(寿颐)曾进行补正,名《脏腑药式补正》,之后任应秋于《各家学说讲义》列成表格,很有实用价值。
我在这些年临证时,慢慢积累了一些资料,也是在受前人的启发,经过反复的实践,大致有以下的几种,也可以算为“药引子”吧。
1. 蚱蝉 :每用3-5个,可以助听开窍,用于实聋,取其发音,亦以声达声之意。
2. 蝉蜕 :每用1-2对,治音哑。
3. 蟋蟀 :每用1-2对。又名蛐蛐,可以解热,又能利尿,取其穿通,用于尿路点滴不通。
4. 鲜荷叶 :每用1角(1/4张)-1张,可以清暑,民间服荷叶粥,取其清馨醒脑、沁人心脾、开胃进食。
5. 白扁豆 :每用15克,健脾开胃,民间用为菜蔬,可以佐餐下饭。
6. 赤小豆 :每用30克,利尿,民间煮粥服。
7. 绿豆 :每用30-120克,清暑益气,并可外用,研细粉,古代用为爽身粉。
8. 鲜佩兰 :每用15-30克,夏日潮湿,口中甜腻,可用大量,取其芳香清暑化湿,亦“治之以兰”之意。
9. 肾精子 :是猪膀胱中的结石,其形比粟粒还小,多保存于龙眼肉上,每用2-3粒,多至7粒,通淋利尿效果好。
10. 蝼蛄 :每用3-7个,焙干,农村夏季夜晚可以灯诱捕,利尿通淋效果好。
11. 鹅血 :每用一个鹅的血,治噎膈初期有一定效果,有利膈进食的作用。
12. 鳝鱼血 :取一个鳝鱼的血,趁热敷于口眼歪斜部位,有牵正缓麻痹作用。
13. 地龙 :即蚯蚓,北方成品多用盐渍并有泥土味,用前宜炒过矫味,民间用于定喘,或与治喘药同用,每用10-15克。
14. 水红花籽 :民间称狗尾巴花籽,即辣蓼子,对臌症消水有一定效果,今多用于肝硬化腹水。
15. 鲤鱼 :每用约500克重1条,煮汤时不加盐,也是民间利尿消肿药,本“千金鲤鱼汤”方意。
16. 伏龙肝 :每用60-120克,先煎去滓,代水煎药,取其止呕、止吐、止泻、止血,效甚好,也可以用红砖坯用柴草烧炼(忌用煤火)取其中所含之硅化物,凡出血久不止者加此。
17. 玉米须 :每用1束(约15克),治全身性水肿。
18. 糯稻根 :每用15克,用于止汗,北方多喜用浮小麦30克,与此效同。
19. 竹叶 10克, 灯芯 1束(约3克),用于暑热,既解暑又利尿。
20. 西瓜 :随意饮服,可以解暑,又可退热,作为退高热的辅助剂。现儿科病房于西瓜季节广泛应用。
21. 西瓜翠衣 :即西瓜皮,为吃西瓜后将皮串起来晒干,于无西瓜季节用之以代西瓜用。
22. 蛤蟆草 :每用15克,洗痔疮。
23. 鲜艾叶 :每用15克,洗痔疮。如未破可加花椒、食盐各少许,兼消肿。
24. 鲜茅根 :每用15-30克,治鼻衄。
25. 金莲花 :每用15克,治鼻咽肿痛,用于咽炎、喉炎、扁桃体炎、乳蛾效甚好,其抗菌力超过金银花,可认为具广谱抗菌作用。
26. 浮萍 :每用10克,用于荨麻疹,透疹力强,对鱼虾过敏者可用。
27. 鲜青果 :又名鲜橄榄,每用1-2个口含,治咽喉痛。
28. 细茶叶 :即好茶叶,每用10克,可以治偏头痛,如麻杏石甘汤加细茶叶名五虎汤,用于大叶性肺炎、小儿性肺炎,加此后又具强心作用。
29. 陈蒲灰 :即芭蕉叶或陈草帽瓣炒成炭,治肿在四肢者可加此,源于《金匮》败蒲散之意,又止盗汗。
30. 桑枝 :每用15-30克,治四肢络脉不通,取其通达四肢。
31. 苎麻根 :每用30克,治胎动不安,此为白麻的根。
32. 桑螵蛸 :即螳螂窝,每用10-15个,治小儿遗尿。
33. 蟑螂 :炒去翅,加五谷虫炒,治小儿疳疾。蟑螂的应用汪逢春老大夫喜用此,五谷虫的应用,张菊人老大夫喜用此。
34. 凌霄花 :每用7枚,用于经闭,通经效果好。
35. 鸡冠花 :每用10克,即可止痢,又用于白带。民间用时白鸡冠花用于白带、白痢;红鸡冠花用于红带、红痢。又红痢可加用马齿苋、红糖;白痢可加干姜、白芍。
36. 姜 :生姜每用3片,解表、和胃;生姜汁每用2-3滴,取鲜姜以水稍泡过,切成细末,乘湿压榨成汁,如服竹沥水时觉恶心欲吐,加2-3滴于竹沥水中,即可和胃纳药;
干姜为由鲜姜晒成,每用鲜姜量的1/3,温胃散寒、温脾止泻、温肺止咳方中均加此;
煨姜为鲜姜煨去油,用于止水样腹泻;
炮姜为干姜炒成炭,用于止血、调经。
37. 鼠妇 :每用7-10枚,炒过研粉,涂口疮效果好,成药锡类散中含此。
38. 马舌子 :即每用2一3条,平喘止痉,又用于癫痫,成药清心滚痰丸含此。
39. 蜘蛛 :每用1-2枚,消肿解毒,可解毒虫咬伤,民间选大型,活死均可用。养鸡者每于暑天加喂1-2枚蜘蛛,据云可祛暑,解除鸡的夏季热。
40. 蚕蛹 :用油炸过,每用1-2个丸,可以治糖尿病。北京林葆洛大夫晚年患糖尿病常自服此,寿九十余而终。
41. 马宝 :每用3克,治癫痫,来源于千金马宝散。
42. 黑白丑 :每用各6克,治癫痫,可炒后研粉冲服。
43. 菖蒲 :每用30-60克,可镇静,治精神分裂症。
44. 海螵蛸 :每用10克,可止血,又可外用。又磨成针棒,以黄连或大蒜水泡过,用磨砂眼。
45. 黄酒 :外伤用汤药,古方常水酒各半煎药。
46. 象皮 :用为止血,多入制剂,或外用。
47. 象牙屑 :每用15-30克,用于骨质增生有消刺作用。
48. 黄明胶 :为牛皮胶,每用15克,长期服用可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证。
49. 鱼鳔胶 :每用10克,用油煎炸,治再障有效。
50. 土狗 :即姜石,每用100-200克,民间用为利尿,解毒,消肿,近年认为含稀有元素(微量元素),可抗癌。
51. 鲜竹沥 :每用15-25克,化痰效好,如寒痰可加生姜1-2滴,以佐其寒性。
52. 梨皮 :选大鸭梨1个,洗净,用刀削于药锅中,待药已沸过时加入,待再沸,即取出漉汁,用于热性咳喘效好,具清肺火、化痰涎、平喘之效。
根据以上所述可概括一下药引子的功效:
(1)增强处方的药理作用(协同作用)。
(2)对处方中某些起制约作用(拮抗作用)。
(3)吸着(吸附)作用,如灶心土止血作用即此意。
(4)引经作用,如羌活性向上、独活向下、桑枝达肢、甘草梢达阴茎、枳实宽胸、桔梗上行、牛膝下引、木瓜在腓肠肌、白芍在腰腿部等。
(5)矫味,如服药欲吐,可加点姜,如欲温中,加饴糖(麦芽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