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贤思齐,焉出自论语哪一章?
1. 仁义道德的鲜明标志——见贤思齐
《论语》中第七章“学而篇”中,孔子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段话可以说是“见贤思齐”这一思想的最好注解。孔子认为,人们在学习道德之时,需要以实践者为榜样,从中学习他们的长处,避免他们的短处。
习惯了和高超者接触的人,当然愈趋高超;习惯了和下流者接触的人,当然变得卑污。实践也是这样。我们纵使有个好意,如果不能时刻向着正确道路活动,也会不知不觉受附近事物的污斑污染,从而走到错路上来。因此,孔子要求大家在学习道德的过程中“见贤思齐”,即关注身边的善人,尽自己的努力去接近、学习优秀者的品德和行为,同时,要照镜子看自己的过失和缺陷,反思自己的言行,积极纠正自己的错误,勇于改进自己。
2. 融入现代社会——见贤思齐的意义
时至今日,“见贤思齐”虽出自《论语》,但其重要性却是时刻不变。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以至于我们无法无时不刻地保持我们的本性和良好品格。于是,“见贤思齐”成为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思想,它提醒我们,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都需要时刻从身边的优秀人士中获得启示,融入到正直、勇敢、诚实、尊重等良好品质的发展中。
看心灵鸡汤,听风琴演奏,身心平衡,不假好事。但无论生活在多么美好的环境中,我们都不可能完全做到完美。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需要身边的优秀角色提供指导,向其学习其长处并积极纠正自己的错误。这样可以让我们在错误的道路上挣扎时更加快速地摆脱,并更加轻松地走向正确的道路。
3. 科技对“见贤思齐”的作用
现代人工作、生活离不开科技,科技的发展也为我们带来方便,让我们更容易获得优秀人士的启示和经验。特别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普及,让我们有更加便捷快速地寻找到身边优秀人士的方式。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在网上浏览一位我们崇拜的人的文章或获取视频。此外,各种各样的教程、公开课、TED演讲等视频资料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优秀参考。
科技能够提供快速的信息查询、互动和交流手段,从而更加方便地“见贤思齐”。借助科技的力量,我们可以更好地走上正确的道路,展现出更好的个人和社会表现。
结论
从《论语》中“学而篇”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到现代人们的“见贤思齐”理念,这一思想体现了我们时刻向优秀人士学习的必要性。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我们都需要向身边的优秀者学习优秀的品质、态度和行为习惯,并积极地纠正自己的错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行动,而是告诉我们应该避免重蹈覆辙,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