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影随形——当熟视无睹成为常态
熟视无睹,顾名思义指的是“看到但不关心、不在意”,形容一个人对周围事物完全没有兴趣、缺乏关注度。这个词并不起眼,但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熟视无睹已成为一种趋势,越来越多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开始忽视身边的事物以及更深层次的社会现象,这种状态不仅会给个人带来不良影响,还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常态化的熟视无睹
在网络时代,即便处在热闹的市区,人们也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各种方式与外界保持一定距离,因而导致不少人缺乏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面对这种情况,大部分人的反应并不是探索未知的世界,而是放弃好奇心、不思考、不发问,形成了一种熟视无睹的心态。这种状态常态化已成为许多人的生活方式,他们在繁华而又单调的都市里不断重复着自己的生活,一旦遇到意料之外的事情,容易感到惊恐、不适应。
个人问题的衍生
熟视无睹让人们失去了对外界事物的感受能力,使眼前的事物变得模糊、抽象。此外,忽视身边的机会和资源,使个人失去许多可能会带来财富、地位甚至是生命安全的机会。因此,一个长期处于熟视无睹状态的人,很容易毫无警觉被捕获信息、受到侵害。最终,熟视无睹的个人面对机会、信息等物质需求的时候,已经完全失去了竞争优势,被社会边缘化。
社会问题的滋生
在一个熟视无睹的社会里,公德心和责任感淡漠,人们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许多时候,人们忽视一些不公正的现象,任由社会病态发生。例如:在城市中,大多数人面对居民高楼楼顶倒渣土、噪音扰民等问题,只能默默地忍受,不敢发出声音;在公共场合,大量吸烟的行为常态化,许多人选择无动于衷。这些行为看似微小,但它们却容易累积成更严重的社会病态。
结语
在现代社会,受到各种娱乐信息的冲击,人们已经习惯了快速场景的切换和信息的重叠。熟视无睹这种习惯,看似无伤大雅,但却使人们失去了感受世界的最基本基本能力,导致人们的审美失调、主动性丧失。我们应该改变这种状态,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注意力,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机会和挑战时,才能够迎刃而解,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