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绘的是哪里)
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文学作品当中出现了这样的场景,即:“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那么,这个场景描绘的是哪里呢? 这首诗叫做《敕勒歌》。这首诗讲述的是:敕勒族生活在大漠地区,他们崇尚自然,热爱生活。那里的风景优美、风物丰富,是一个物产十分丰富的地区。但同时他们又生活在游牧民族当中,虽然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对优越,但依然保留着一种传统的生活习惯。这就使得人们无法对他们进行深入了解。
一、敕勒族是什么民族
敕勒族是生活在中国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是鲜卑族的一个分支。他们属于游牧民族,但也有农耕文明的部分。从他们的服装来看,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皮袍式和皮兜式。但是从他们的传统生活习俗来看,还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游牧民族以骑马、射箭、摔跤为主要技能;而农耕民族则以农耕为主要技能。 2、敕勒族的生活方式是以游牧为主,但同时也有一些农耕活动。这与当时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相符合,因而被称为“敕勒族”。
二、敕勒族为什么被称为“胡人”
敕勒族又称为“胡人”,他们为什么被称为“胡人”呢?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是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那么,“胡”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来看看它的字义:在古代,人们普遍将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称为“胡”。因为北方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王朝的领土,在这里居住着很多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他们不断融合、发展,最后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突厥。 后来,突厥逐渐强大起来,成为北方最强大的政权之一。这些政权往往是互相攻伐、相互征伐,而不是联合在一起。因此,“胡”就成了这些民族的代名词。后来又演化为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总称。
三、敕勒族生活的地域环境
敕勒族在古代时,属于突厥人的一个分支,而突厥则是一个由许多小部落组成的游牧民族。在历史上,突厥曾经先后分为东、西、南三个汗国。这三个汗国的统治者为东突厥可汗(即皇帝)。而敕勒族就生活在我国北方的内蒙古自治区一带。这个地区位于我国的北部地区,这里的地形十分复杂,从东北一直到西北都是高山高原。 而在这个地区当中,不仅有非常美丽的草原风景,还有许多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物产资源。所以人们经常可以看到许多人都在这个地区放牧、打猎或者从事其他的生产活动。他们既是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同时也是农耕民族。由于他们崇尚自然,热爱生活,所以这些地方成为了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共同居住的地方。
四、总结:敕勒族虽然被称为“胡人”,但是他们生活的地方却不是草原,而是大漠。
从历史文献当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在敕勒族的祖先当中,有许多人曾经跟随着鲜卑族南征北战,参与了诸多重大事件。比如:在公元6世纪前期,敕勒族就曾经建立了自己的国家,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北魏政权。 从这里可以看出:敕勒族之所以能够建立起北魏政权,是因为他们所生活的地方确实有草原的存在。并且他们所居住的环境也确实适合畜牧生活。正是因为他们生活在这种环境当中,才使得他们成为了我国历史上一个极具特色的民族。我们也能够从这样一种情况中了解到: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著名的诗人写出这样一些作品,来描绘敕勒族所居住的大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