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庖丁解牛翻译(庖丁解牛出自庄子的哪一篇)

庖丁解牛翻译(庖丁解牛出自庄子的哪一篇)

  庖丁解牛翻译(庖丁解牛出自庄子的哪一篇)

  庖丁解牛,出自《庄子·养生主》,原文如下: 庖丁解牛:庖丁,字子高。春秋末年宋国蒙人。曾为宰,用刀既久,其体亦精。后世多以庖丁为善于技艺之人。“丁”本义指刀,这里引申为宰的意思。 其所宰之肉,其大如掌:牛的肉,重一斤多;它的骨头像竹编的网。 丁解牛用刀既久,其体亦精:这把刀既使用了很久了,它的刀刃锋利如刃。 后世多以庖丁为善于技艺之人;其所宰之肉,其大如掌:牛的肉和骨头像盘子那样大;它的肉和骨头像盘子那样大。

  1.庖丁解牛,出自《养生主》,《养生主》是庄子的作品,作者是战国时代的宋国蒙人。

  庄子的著作,比较有名的是《逍遥游》和《齐物论》,另外还有《养生主》。《庄子·养生主》这篇,主要讲如何养生。 有人把它归为养生类,有人把它归为哲学类,还有人把它归为寓言类。 “养生”是一个汉语词汇,是《庄子》一书中出现最多的一个词。有一种鸟,名叫玄冥(xuān),它的叫声听起来像是“其名不虚也”;又有一种鸟,名叫赤乌(wèi)。它们都在树上的枝杆上筑巢做窝。玄冥(xuān)鸟的名字;赤乌(yán)鸟的名字。它们一起生活在树上。它们有时共同生活在一棵树上,有时共同生活在一个鸟巢里。 这句话意思是说,玄冥和赤乌一起生活在树上,它们一起生活得很快乐。

  2.庖丁宰牛的过程如下:

  (1)解牛:庖丁在解牛之前,要先看清楚牛体的各个部位,才能把牛体各个部分的肉分开。接着,庖丁会问:“那牛的头在哪?”然后再由头到尾逐一进行切割,最后把它分成四大块:背上肉、四肢肌肉。 (2)割而分之:牛体被分为四大块后,庖丁把这四大块肉一个地分开了。最后,他把四块肉全都分开了。 (3)持刀齐:在切割的过程中,他用锋利的刀刃把四大块肉分别的切成三小块。 (4)以刀齐:等切完后,庖丁会把这三小块肉放在案板上用刀整齐地摆放起来。再把牛的头、背、腹、侧,也按同样的方法摆好。 (5)以刀齐:把这三小块肉都摆好了后,庖丁再拿起刀子,开始一口地切割牛的头部和颈部。

  3.解:解,“剖解”。

  庖丁拿起刀,“解”字画一条斜线。 刀与牛,好比人的身体与心灵。精神、理智、情感、意志,就是庖丁解牛的刀刃。 庖丁以刀刃的“解”字来比喻精神和理智对事物的理解和把握,他能做到“游刃有余”地应付一切事物。 庄子认为人与物之间是有一种“契合点”的,那就是自然状态下的心与物相契合,而达到了逍遥自得之境界。 当你手握刀刃时,就会感觉到刀锋在你手里不停地旋转;当你完全用这把刀解牛时,你会感觉到它不是一把普通的刀。 “庖丁之心”不是在解牛本身上钻牛角尖地去考虑怎么才能把牛剖解干净,而是通过刀口本身来反映事物之理:从事物整体中悟出事物局部特征和相互联系。也就是说,把牛从整体上解剖开来再来理解其中的道理才能真正达到逍遥自得之境界。 这也就是“庖丁解牛”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的道理:“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