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快乐花园-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
一、教学目的
1. 提供孩子们学习语言、提高表达能力的机会,丰富语言经验。
2. 培养孩子们合作、沟通能力,提升孩子们的信心和爱好。
二、教学内容:
1.认识花朵:
活动目的:让孩子们了解花朵,在视觉上培养孩子们的色彩感,教会孩子们简单的描绘方法。
活动步骤:
1)先让孩子们听音乐集中注意力,集合时间与孩子们介绍今天的主题是“认识花朵”。
2)播放名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儿歌,引导孩子们去手摸西瓜皮、超市的袋子上面的花,一边摸一边说“花,花,好美啊!”
3)老师拿来一束鲜花,让孩子们一边看着花瓣一边触摸花,用一个玩具的筒状模板,放在花瓣上,拿来美术颜料让孩子们蘸上颜色,再纸上压印。
4)把孩子们的画拼成大花,贴在黑板上。
2. 小草也有用处:
活动目的:让孩子们认识植物中的小草,怎么它也是植物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不只是花才美,小草也很有价值。
活动步骤:
1)让孩子们再次听音乐,告诉他们今天学的主题是“小草也很重要”。
2)通过图像和图片让孩子们认识小草,小草的叶片都是它的食物制造器,可以使茎和叶透明、皱缩或变形,再举例说明小草对人类和环境的作用(防止滑坡,生产氧气)。
3)鼓励孩子们在课堂上动手,用手打碎树叶,压碎一些小草、树枝,然后做一个小建筑,搭建一座木屋,利用它们把木屋涂成对称的模样。让孩子们自己设计,最好把他们设计出来的小屋子摆在教室上便于展示。
3. 独立看花:
活动目的:让孩子们在独立欣赏花的时候加深对花的感知,提高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步骤:
1)带领孩子们抬头,仔细观察花,观察花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等,再让孩子们说出观察到的一些特征。
2)让孩子们把自己观察到的特点写在贴纸上,贴在画板上,让孩子们自己描述一下这种花。
3)通过语言激励,让孩子们独立思考,发现不同花朵自然分布的规律,了解为什么不同国家的花朵不同,为什么要保护花盆和花园。
三、教学要求:
这些活动都是以一定的顺序和思路来引导孩子们进行学习的,需要我们孩子们跟随主题和进度积极参与完成;老师们除了提供教材之外还需要结合儿童的个体特点,给予他们个性化的辅导,着重培养孩子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