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派系大师简介
先秦周易大师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字仲尼,庄圣,鲁国陬邑人,是先秦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所著的《周易》尤为重要,既是一种卜算术,也是一种哲学思想的体系,被誉为“易传之祖”。孔子通过《周易》的解释,阐述了儒家的中心思想,强调“仁者爱人”、“一以贯之”、“中庸之道”等原则,对后代思想的影响深远。
唐宋周易大师
杨震
杨震(公元扬州(今江苏扬州)-公元约730年),唐代官员、学者,以治学精湛、思想独到著名。他曾撰写《洛书》、《河图》等经文的注释,并对《周易》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对《易经》的研究过程中,他提出了“一化论”、“音训论”等观点,并强调“易通史”、“易参天地”、“易合天人”等思想,对《周易》的研究和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周敦颐
周敦颐(公元1017年-公元1073年),北宋时期的文学家、画家、哲学家、易学大师,以他所著的《通书》(即《易传通论》)被誉为“通书之祖”,他提出的“天人合一”、“真人无境”等思想开创了宋代的理学和理论精神,深受当时文化界的推崇。周敦颐对《周易》的研究,既从哲学、艺术、文学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解读,也在易学理论上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成为后来易学思想的重要源头之一。
明清周易大师
陈儒
陈儒(公元1555年-公元1636年),明代著名哲学家、书画家、文学家和卜筮学家。他的易研究较为全面,特别是对五行学说、姓名学、风水学、卜筮学等细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尤其对阴阳学说和卜筮术有着深厚的造诣。他的《易林集注》是明朝易学的代表作之一,对《周易》的研究和推广做出了巨大贡献。
文徵明
文徵明(公元1470年-公元1524年),明代文学家、画家、书法家、易学大师。他不仅在文学、艺术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也对儒家经典和易学理论有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他独有的“三环说”、“三极说”、交阴阳四象学说等易学思想,影响了明代文坛和当时思想界,对后代易学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