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时节的古诗——《左河水》
小寒时节,寒气渐浓,冰雪盈旋,是为冬季十分关键的一个时节。寒风刺骨,人们喜欢喝热汤暖身,享受一份温暖的滋味。古人也有许多描述小寒的诗句,其中就包括《左河水》。
一、诗词简介
《左河水》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诗,其全称是《渭州西舍弄小左河水悼前酉尉赵晋公淮南解从事二拾五年潜踪不归诗二十韵》。这是一首七绝诗,共二十韵,写了作者在渭州赵晋公西舍弄小处河流旁感慨前酉尉赵晋公多年不归的情感。诗人通过描绘河流的情景来突出对失散好友的思念之情,十分凄婉感人。
二、诗词欣赏
左河水,阳春三月三十日。 崩岸不成堤,势若却王母。 风摧草木长,水逆龙沙去。 人生有离合,哀乐安在哉。
这首《左河水》意境十分优美,以京城南郊的渭州城市河流为背景,娓娓道来人生得失情感,使人不由得屏息聆听。作者描绘河流翻涌奔腾的场景,究竟是祭奠逝去的友情还是抒发了世俗与命运的无奈呢?
三、诗词解析
【祭奠失散之情】《左河水》的意境十分富有感染力,贯穿着作者对失散好友之情的深深思念与感怀。诗人在文中洋洋洒洒讲述了河水滔滔流动,犹如人生的波折起伏,而逝去的情谊仿佛恰如水流所载的泥沙,势若却王母。悲愤之情化于万语千言,流水的象征意义则是文字中的画面感与视觉美感的体现,呈现出一种特殊的境界。
【慨叹人生命运无常】作为一首咏史之作,《左河水》隐含着诗人的社会思考和对命运的无限感叹。白居易生活在唐代颇为不安定的年代,文艺复兴的大气氛使得经历大动荡的唐朝党锢之祸时迎来了一段较为平静的时光,于是他在一份突然失去的友谊与岁月的变迁之中产生了无限的感慨,以大自然之美描述了人生之妙,人生得失中的哀乐之情,深入人心。
【过程启示人生需要体谅】当诗人提到“势若却王母”的那一栏时,意在视听之中渲染出一种万物皆有主宰的景象,强化出另一个目标:怎样从本身人生体验中有更深刻的体验,其中蕴含着对事物的平淡认同感。宏观的统观曲折如人生之路,但也许在更细致的观察之下人们会发现那些寂静的小水流之中传递着对人的关怀,对桥的体谅,对植物万物的热爱之心。当其中的某一个结点耐心被人捕捉出来,那么一切场景变得异常丰富。而只有这些有细节的情境对于唤起人们的热情和吸引毫不吝啬。
总之,诗歌《左河水》以优美的语言、深婉的境界,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命运的感慨,诙谐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社会的一隅。在小寒时节里,欣赏一首古诗,感受古人的诗情画意,也可以带来一场温暖的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