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妃子等级、封号、职位表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皇室妃嫔多达数千人。妃子等级分为固定等级和非固定等级。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清朝妃子的等级、封号和职位。
一、固定等级妃子
固定等级妃子是指官职固定、等级不变、年龄在30岁以上的妃子。按照官职排名的高低,固定等级妃子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皇后、贵妃、嫔妃、妃、普通妃。
1. 皇后:皇上的正妻,位于妃嫔之首,掌握着后宫的大权。皇后身份是由皇帝亲自册封的,日常穿戴、供奉、待遇等都比其他妃嫔高。
2. 贵妃:皇后之下、各宫之首的第一等妃,由宫中最贵的妃子晋升而来。贵妃的身份高于其他嫔妃和普通妃。
3. 嫔妃:在宫中居于次席的妃子,外与宫中首等妃嫔一同食用,称作“同坐”。嫔妃分为一品至六品,一品最高,六品最低。
4. 妃:妃子等级较低,按照官职大小分为二品至九品,二品最高,九品最低。妃子官职大概相当于现在的侍郎、侍卫、内阁中的侍郎等。
5. 普通妃:没有官职、身份等级最低的妃子。
二、非固定等级妃子
非固定等级妃子是指官职没有固定等级、年龄在30岁以下的妃子,即“小妃子”。她们的等级、身份取决于妃子的生育情况。生性皇子或者生的孩子的数量越多,越受到皇帝的喜爱,等级也越高。
三、妃子的职位
除了不同等级之外,不同的妃子还拥有不同的职位,职位也与妃子的等级和官职有关。按照职位的大小、权力和地位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个职位:
1. 承恩诏:只有皇后有资格被赐予的称号,代表皇帝的恩典和荣耀,是最高的荣誉。
2. 恭贤后:皇后离世后,皇帝能够亲自赐予皇后的继室,相当于现在的寡妇德配之一。
3. 贵人:妃子的一种称谓,级别较高的妃子都能担当这个职位。
4. 妃:妃子的称谓,级别较低的妃子以及新晋妃嫔都能担当这个职位。
5. 贤人:皇帝母亲所享有的尊贵称号。而皇后母亲则被封为母仪天下,管辖皇后娘家的官职和利益。
总结: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皇室妃嫔地位、等级、职位有极严格的分制。各个妃子之间的差别异常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