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杂谈 > 高步瀛古文辞类纂笺(笔记归来)

高步瀛古文辞类纂笺(笔记归来)

笔记归来

苏轼所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恰如一轮明月挂在天边,耀眼可观。然而,写作并非只有文思泉涌,还需要文学常识与修养的积淀。高步瀛先生的《古文辞类纂笺》汇聚了古今中外的文学精华,为我们提供了一片广阔的文学海洋。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分享几点体悟。

用言谈神交

言语是交流的基础,更是文学的灵魂。高先生在书中提到,“言者,际人之间,有形有应,存乎安否而已”。言语的艺术,不仅表现在对语言音韵的掌控,更关键在于你用什么样的言辞,如何用言辞。以“描写春天”的话题为例,采用下面两种写法:

1. 春天来了,大地变得明亮而温暖,花儿绽放了。

2. 昔日寒冬之中,数月沉寂如此。今朝春光绿草青,百花争妍艳。我逍遥其中,沐浴阳光,感受生命的力量。

可以看出,第一种写法停留在事实描述,缺少了对春天气息的真实感受的深入剖析。而第二种写法,虽然辞藻华丽,但通过对寒冷和渴望的对比,更加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同时,它也呈现了个人观察、回忆和感悟的脉络。在写作中,语言犹如人的面孔一般,常常暴露内心的真实情感,是文学的核心。

积少成多

文学创作需要丰富的阅历积淀,高步瀛老先生强调了对词汇和句法的掌握。他说:“古人之言多妙,可以同登大雅之堂;今人之言多拙,不少于低微之位。”语言的洗礼,不仅让我们丰富了自己的内涵,而且让我们更加敏锐地察觉语言的内在力量。有选择地阅读优秀的文献和文章,注重积累生活中真实的调子和色彩,都可以在写作中发挥可观的作用。

写作之余,闲来无事可以看看日报杂志,对生活、社会、时事等多方面多角度地了解,对提高文学创作的质量有很大帮助。文章写作中,多用比喻句、递进句、排比句、反问句等,并在选择句中注意段落首尾的对称和整个文笔的流畅。

回归自我

文学创作,更多的是一种“我”的诠释与回归。高步瀛先生说:“举笔成章,需有方寸之间之理解,否则文字如故纸堆矣。”因此,我们要找到自己的内心,通过文学的方式去表达。写作不是装腔作势,而是吸纳周围的环境、生活的琐碎,把自己真实的思考和感受真正地表现在文章中。

有时,我们太过追求文采和浪漫,而忽视了情感的真实性。高老先生曾经提到:“野史和小说同出一源,地在感情实处,不是欲火攻心就是深情笃爱,而力求声情并茂,声势宏大,宛然成为爱情、性爱和权欲亢奋的延续和确切写照。”心灵的进阶除了要有外部的学习与教育,也要有内部的净化和精神的提升。

在文学创作中,倾听内心的呼吁,感受生命的深邃舞蹈,追求真实而励志的表达,便是一个优秀作家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