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杂谈 > 印刷出血位怎么留(如何正确设置印刷出血位?)

印刷出血位怎么留(如何正确设置印刷出血位?)

如何正确设置印刷出血位?

什么是印刷出血位?

印刷出血位是指印刷品在裁切后,留下的一定间距的边缘,也就是印刷出血区域。印刷时,在出血位以外的图案或者文字是无法呈现出来的,所以正确设置印刷出血位非常重要。

如何设置印刷出血位?

首先,需要确定印刷品的最终尺寸,包括长度、宽度和高度。一旦确定了印刷品的尺寸,就需要添加印刷出血位。

步骤一:添加文档边距

打开你的设计软件,新建一个文档,添加文档边距。文档边距一般设置为3mm至5mm,这取决于印刷厂商要求的出血位大小。

步骤二:添加出血位

在文档设置中,选择“出血大小”或者“出血边距”选项,添加出血位。出血位大小一般设置为3mm至5mm,确保图像或文字可以完整覆盖出血位。

步骤三:调整文件尺寸

如果你的文件并不包含出血位,你需要调整文件的尺寸。将文件的宽度和高度分别增加2倍的出血位大小,例如,如果出血位大小是3mm,则将文件的宽度和高度增加6mm。

如何处理特殊情况下的印刷出血位?

有些印刷品可能需要特殊的印刷出血位设置,例如,圆形张贴、铅字印刷等。这些特殊的印刷品需要进行额外的设置,确保印刷品可以完美呈现。

步骤一:根据印刷品的形状设置出血位

对于圆形张贴印刷品,应该设置是一个方形的出血位大小,以确保印刷品的整个边缘都包含了出血位。对于铅字印刷,由于铅字可能存在些许漏油,因此需要增加出血位的大小。

步骤二:将图形或文字放在出血位内

在特殊形状印刷品上,你需要确保所有图形和文字都在出血位内。这可以帮助防止裁切后出现空白边缘或文字残留的情况。

结论:

正确设置印刷出血位对于印刷品的质量至关重要。在设置印刷出血位时,确保出血位大小足够,可以完全覆盖印刷品的图形和文字。此外,特殊形状的印刷品需要进行额外的设置,以确保印刷品完美呈现。通过正确设置印刷出血位,可以避免出现裁切后出现空白边缘或文字残留的现象。